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上,中国的年轻选手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如今,这些世界冠军受到了哪些奖励?他们的近况如何?在社会上产生了哪些影响?应该如何认识技能人才的培养?如何才能培养出更多“大国工匠”?
在素被称为“技能奥林匹克”的大赛上,中国方阵的全面崛起,引发了全球性的关注。有国外媒体评价说:“中国选手的精彩表现预示着中国作为制造强国的崛起。”
如何才能复制“奇迹”,培养出更多的“世界第一”?赛事过后,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学校都在思考。
让“大国工匠”成为“全民明星”
“中国要打造出更多的技能世界冠军,面临的最大困难依然是国人的观念。”在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景凤看来,我国重学历、轻技能的现象非常突出,“家长们都希望让孩子上大学,觉得读职校的社会地位、社会评价低一些。”
显然,这种观念,将使得有志于钻研技术的人口基数偏小,一旦“金字塔”的“塔基”不够大,就必然导致“塔尖”的高度不够高。
这种观念已经造成了全局性的困扰。刘景凤说,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制造业人才总量短缺,结构不合理,高级技师领军人才匮乏,已成瓶颈。
如何破除这种根深蒂固的成见?世界技能大赛上的成就为此提供了新的契机。大赛打开了一扇门,足以让有识之士感受到未来的光芒。
重庆市副市长刘伟在与聂凤等获奖者座谈时便强调,要通过典范和榜样的作用,提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引起全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杭州技师学院院长邵伟军认为:“十三五” 规划建议明确提出, 要提高技术工人待遇。“这是加快技术工人成长成才的途径,这样的导向是提升我国技能人才水平的重要渠道。”
显然,如果每个学生都把学术研究型人才作为唯一目标,而把做技术工人视为“失败者”的选择,那么,整个国家就会为此付出代价。
要重视技能人才,具体应该如何做?
“各级领导、社会各界要像关心奥运金牌健儿一样,关心技能金牌获奖选手,让‘工匠’成为‘明星’。”刘景凤呼吁,首先要提高技能人才的政治待遇。在劳动模范评选,在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选举中,提高技能人才的比重。
“我们除了有技能的‘奥运会’,还可以打造‘全运会’、‘省运会’。” 她建议说,“中华技能大奖”可以考虑由目前2年30名扩大到100名,并逐步增加名额,奖励额度由目前的1万元提高到10万~50万元。
对部分紧缺的技能人才,可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让技能专家“以师带徒”,培养国家急需专门技能人才。此外,可参照国家对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进行重奖的做法,对有突出贡献的技能专家给予重奖。同时,在落户、子女入学就业、休假、体检等方面享有高层次人才同等待遇。
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院长冯为远建议,要逐步提高生产服务一线的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完善劳动用工和收入分配制度,改善技能人才“收入低”“培训机会少”“工作环境差”的现状。
榜样的力量正在显现
“世界冠军”点燃了更多年轻人学技能的热情
尽管扭转国人成见仍需时日,但是,中国选手在世界技能大赛上的优异表现,为推动这种转变提供了新的动力——正如世界杯吸引了万千孩子走上球场一样,世界技能大赛的优异成绩,让更多青少年愿意去感受技能的魅力。
“冠军效应已经显现,今天下午,重庆有两个大学生给我们学生处长打电话,表示希望‘回炉’,到我校学汽车技术。”杭州技师学院院长邵伟军12月10日对中国青年报记者说:“杨金龙带来的‘冠军效应’是全方位的,改变了他的人生,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技能人才的看法。这种关注也让学校受益,在当地,随便问一个普通人,都知道咱们学校——这个冠军显著提高了学校的知名度。”
他透露,捧回金牌后,政府也更加重视与学校的共建,签订了共建学院的战略框架协议,试图合作打造出一个培养世界冠军的摇篮。
“这让整个社会——特别是家长——知道:技能人才也有好的前景,行行都能出状元。”邵伟军认为,中国能培养出“世界技能冠军”,并给予他们优待,这将有助于整体上提高技能人才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
类似的情节,也在其他地区上演,榜样的力量正在逐步显现。
在重庆,今年21岁的陈思良首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就获得第四名,毕业于重庆五一技师学院的他在大赛后,被长安公司“挖走”,直接成为技师。“前天我听说他现在的月薪能超过1万元。”该院院长朱泉说。
刘景凤透露,焊接工种的技术含量高、技术要求高,但作业环境相对艰苦,很多人望而生畏,这种情况导致愿意学习该项技能的城市孩子很少,更多的是来自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的孩子。
曾正超获得国际大奖后,吸引了攀枝花市的很多优秀年轻人立志学习焊接技术。“在曾正超毕业的攀枝花市技师学院,今年下半年开学时,就有一大批孩子踊跃报名,学习焊接专业。”
“冠军效应”也在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体现,据该院院长冯为远介绍,2015年学院两天就招录新生2780人,远超计划招生的2480人,十分火爆。同时,生源的质量也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其中有72%的新生为高中毕业生,高考上本科线的有7人,上专科线的有412人。
风起于青萍之末。这种暗流的意义,或许会在不久的将来逐步展现。
“以焊接行业为例,尽管我国正在大力推动焊接的自动化、智能化,但是,该工种的人才需求依然非常巨大,焊工队伍从业者以百万计,”刘景凤感叹说,可是,在这样一支大军中,要找出能完成高精尖任务的高端人才,总量依然不够,“更多孩子愿意学习焊接,会不会在不久的将来,这种高端焊接人才短缺的情况可能有所缓解。”
工匠精神应注入技能人才培养
“不仅做工匠,更应成大师”
中国工程建设焊接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景凤是世界技能大赛焊接基地的负责人,全程见证了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的过程。
她发现,在世界技能大赛的评判专家中,很多都是从大赛中走出来的技能技术专家,“比如来自澳大利亚的世界技能竞赛焊接项目首席专家Paul Condran paul先生,便是由一名曾代表澳大利亚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获奖选手,成长为如今的首席专家和出色的焊接检验师。”
在各国裁判员中,也有很多人是从大赛选手成长起来的,完成了由操作者成为焊接检验师、焊接工程师的转型。
根据自己对职业院校和世界技能大赛的近距离观察,她对职业教育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我在与欧美、日韩、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专家和选手的接触中发现,这些国家的焊接工人,对自己的职业有着很高的认同度和很强的荣誉感,认为自己能成为一名焊接工程师,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而且,他们大多有很好的知识素养。”她说,“这给我一个启示,职业教育应该将智能和技能并重,同时强化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受教育者能全方位地提升素质,成为复合型的人才。而不仅仅是只会某一种技能,却在综合素养和情商方面存在重大缺失。”她说,“他们不能仅仅是一个工匠,更应努力成为大师。”
“职业学校要打造崇尚技能的校园文化,让每栋建筑、每个石头都散发着‘技能气息’。”冯为远院长认为:要加强对学生品德教育和“工匠精神”的培养,培养品德兼优、爱岗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型”技能人才。
本届大赛——制造团队挑战赛,便是由中航工业成飞职工玉海龙与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的学生林春泷、钟世雄一起,齐心协力赢得了这场4天22小时8个模块的比拼。这是大赛中含金量最高、难度最大的项目之一。
“随着中国制造业水平的不断提升,所需要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数量也越来越多。”中航工业成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企业中,许多岗位要求员工既懂技术又懂技能;而技工院校培养往往将技能与技术截然分开,重技能,轻技术,学生操作能力很强,理论知识却不够。“希望未来与技工院校的合作,可以培养更多技能操作熟练、理论知识扎实的复合型创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