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 ©河南信息工程学校
校办:65853308(北校区)56565637(南校区)招生热线:65853325 技术支持: 65853326 (信息中心) pv总量2025438 访客总量1160245
豫ICP备15003473号
第四届矛盾文学奖作品简介
作品一:《白鹿原》
作品简介
这是一部渭河平原五十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班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
主人公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一个家族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活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粟。
厚重深邃的思想内容,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形成作品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令人震撼的真实感。
作家简介
陈忠实 ,1942年生于西安市灞桥区,1965年初发表散文处女作,1979年加人中国作家协会,已出版《陈忠实小说自选集》三卷、《陈忠实文集》七卷及散文集《告别白鸽》等40余种作品 。《信任》获1979年全国短篇小说奖,《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获1990-1991全国报告文学奖,长篇小说《白鹿原》 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1998)。
作品二:《白门柳》
作品简介
《夕阳芳草》是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三部曲的第一部,集中描写了大明王朝覆灭的前夕,江南地区的文人组织“复社”和“阉党”、余孽之间的激烈斗争,以及复社四公子之一的冒襄与秦淮名妓董小苑一波三折的爱情纠葛,竟同权臣暗中进行政治交易,为“阉党”余孽开脱,使江南的政治、社党的争斗、内讧更显波诡云谲。
《秋露危城》是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三部曲的第二部。本书以明末动荡复杂的局势为背景,生动真实地再现了南明弘光王朝的建立及其迅速崩溃的过程。农民军领袖李自成率兵攻入北京,明崇祯的突然灭亡给江南造成了冲击和极度混乱。为江南半壁河山,拥立新君,以史可法为首的东林集团与以马士英为首的政治势力展开较量。政权内部的矛盾日趋尖锐,各派斗争惊心动魄,甚至爆发内战危机,直至清兵一举南下。
《鸡鸣风雨》是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三部曲的第三部,情节紧接上一部,描写明朝残余势力在弘光王朝覆灭后,退守浙东地区,继续坚持抗清及其最终灭亡的过程。在本卷中,几个主要人物被命运驱上了不同的道路。黄宗羲毅然参加义军从事武装斗争;冒襄和董小宛成为颠沛离的难民;钱谦益投降北上,柳如是则独自留在南京,各自经历了种种艰难曲折,最终又集结在抗清的旗帜之下。作为全书的大结局,本卷在继续保留和发扬前两部物色的基础上,结构更加开阔色彩更加斑斓,情节更加绘纭。
作家简介
刘斯奋,广东省中山市人,一九四四年生,一九六七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著有《黄节诗选》、《苏曼殊诗笺注》、《辛弃疾词选》、《周邦彦词选》、《姜夔张炎词选》、《陈寅恪晚年诗文及其他》、《唐宋诗词彩图辞典》等,并出版《刘斯奋人物画选》。1981年起从事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的创作。荣获全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这是迄今为止,广东第一位也是唯一的获得此项殊荣的作家。
作品三:《骚动之秋》
作品简介
《骚动之秋》,既是描写一个“农民改革家”岳鹏程在改革家乡面貌中激起的种种骚动:从省市县委领导的关注到全国和省级报婚的社会舆论的宣传,从李龙山的古老传说到李王庙后殿的碑碣上刻下岳鹏程和大桑园的名字……但同时,也着重写了岳鹏程内心的种种骚动,他和儿子羸官在改革中不同的见解的矛盾引起的父子冲突;他和秋玲的感情导致与妻子的冲突和家庭矛盾的尖锐化;他在改革中处理问题的大胆、果断、魄力、远见等等,的确使乡镇企业有了较大发展,然而又的确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受到不正的社会风气的影响,采用了一些非法的手段进行了倒卖紧缺物资的活动……
作家简介
刘玉民:1958—1970年在原籍山东荣成市读书。1971—1982年在济南军区当过战士、理论教员、文化干事等。1983年后,历任济南市文联编辑、创作员、创作室主任、副主席等职。现为山东省文联副主席、济南市作协主席。系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著有长篇小说《骚动之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1991年版),《羊角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过龙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修订版),《八仙东游记》(山东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报告文学集《东方奇人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长篇报告文学《都市之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剧作选《呼唤阳光》、《四个女人一台戏》、《黄河之水天上来》(济南出版社2001年版);以及中篇小说《海猎》、《不肯流逝的岁月》,散文《星条旗为谁而降》、《穿越生死线》等。作品多次获奖,长篇小说《骚动之秋》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手迹及作品,中国现代文学馆和茅盾先生故乡多有收藏。近年时有诗作和书法作品闻世,并受到好评。
作品四:《战争和人》
作品简介
《战争和人》三部曲,原来以《月落乌啼霜满天》,《山在虚无缥缈间》,《枫叶荻花秋瑟瑟》三部单行本形式先后在一九八七年、一九八九年、一九九二年分别出版。 一,是因为写成一部先由出版社审发一部,二是因为每部都能单独阅读、独立存在。但无论从写作时的整体构思或读者的阅读效果、阅读要求来说,三部曲是有连贯性的,是三本系列,一个整体。所以现在再版,就以《战争和人》为总名,三部结成一套,改用统一的封面,献给读者。
作家简介
王火,原籍江苏如东,本名王洪溥,1924年出生于上海,194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文学学士),留校做过助教。1949年为中华全国文协上海分会会员,上海解放在上海总工会筹委会文教部工作。1961年后在山东做过十几年省属重点中学和出版社方面领导工作。曾任山东省作协常务理事。1983年到成都,任四川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参与筹建四川文艺出版社,为第一任书记兼总编。
王火自四十年代中开始创作,在《时速新报》、《文汇报》、《大公报》、《万象》杂志等报刊发表过小说、散文、特写。出版长篇小说十部:即《战争和人》三部曲,包括《月落乌啼霜满天》(1987年,人民出版社)、《山在虚无缥缈间》(1989年10月,人民出版社)《枫叶荻花秋瑟瑟》(1982年2月人民出版社);《血染春秋——节振国传奇》(1982年花山文艺出版社)等等; 中篇小说二十一部:《赤胆忠心》(即“节振国”)(1957年7月,工人出版社);《白下旧梦》(1983年3期,《收获》);《隐私权》(1990 年11月花城出版社)《边陲军魂》(1985年5月,贵州人民出版社);《潜网上的漩涡》(1985年2期,《收获》);《心上的海潮》(1982年,1 期《江南》);《变形记》(1983年1期《幽燕》)等,是一位作品产出极为丰富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