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门户网站!
网站首页
学校介绍
校园新闻
党务纪检
教育教学
学习生活
招生就业
后勤服务
图库
行政办公室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  后勤服务->行政办公室 ->正文
刘伦堂同志先进事迹材料
发布时间: 2015-12-18 作者: 本站编辑 来源: 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1014
629,天空阴沉,纸花如雪,哀曲如泣。
黄石市下陆区老鹳庙老鹳庙社区笼罩在一片忧伤的气氛里,100多名干部群众纷纷赶来送他们最贴心的“当家人”——社区原党总支书记刘伦堂最后一程。这只带领党员群众飞了25年的“老鹳鸟”为了工作,积劳成疾,终因肝癌晚期,不幸于20146252345分,溘然长逝,享年74岁。
 
  丢了铁饭碗,人家说他亏了;群众致了富,他回答赚了——勇立潮头摘“穷帽”
25年前的老鹳庙是个穷地方,全社区2400多人,仅600亩菜地,人均耕地不过三分,日子过得紧巴巴。
  更让人忧心的是,当时村里的党组织涣散,领导班子缺乏闯市场的本领。村办水泥厂因经营不善,亏损严重而停产;盲目投资300万元兴建的彩色水泥厂,也因生产出来的水泥质量不合格而倒闭。1989年,在这种极度艰难的情况下,当时的肖铺乡党委准备把担任乡企业公司经理的刘伦堂派回老鹳庙村任党支部书记。
  放弃乡干部的铁饭碗,回到一个人平负债1500元的贫困村担任支书,刘伦堂不是没有想过这个问题。当时乡企业公司在刘伦堂的带领下红红火火,公司下属的企业产值利润连年翻番。从个人利益出发,刘伦堂完全可以坐在舒适的经理位子上当功臣。但看到全村父老乡亲期盼的眼光,刘伦堂毅然接受了乡党委的安排,回到了老鹳庙,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
  “无工不富、无粮不稳”是刘伦堂当起支书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集体经济的薄弱让他食不甘味、夜不能寐。经过日日夜夜的走访、思索,刘伦堂意识到只有兴办工厂、发展村办企业,才能让老鹳庙村人甩掉压在背上的数百万元债务。于是,他“看中”了村水泥厂。老鹳庙水泥厂曾是刘伦堂任村副主任时,于1983年亲手创办的一家企业,当年红红火火。而此时,该厂由于经营不善,连年亏损,已停产半年。于是,刘伦堂自动请缨,兼任该厂厂长。紧接着他四处奔波,找亲朋借款,发动工人集资,凑齐了3.5万元,在任村支书的第13天,水泥厂终于重新点火开工。原水泥厂的司机张友和至今仍然记得,刘伦堂大雪天和工人们一起上山用板车拖石头,烈日下带着馒头和自来水到武汉跑销路……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1990年水泥厂年产值实现128.8万元,上交利税15万元。不仅如此,刘伦堂又利用村里丰富的石材资源办起了建材厂、碎石厂、三磷灰厂、建筑队等企业,并使这些企业初具规模。1991年底,老鹳庙村还清了所有债务,村级经济还大有结余。1992年元月,刘伦堂又对水泥厂进行数次技术改造,达到年产10万吨规模、拥有职工200多人,年创产值突破2000万元,成为区属企业龙头和利税大户。
  上世纪末,市场经济风起云涌,村办企业效益普遍下滑,为避免冲击,刘伦堂多次召集党员干部和居民代表研究对策,并对水泥厂、碎石厂、建筑队等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引进年产值过千万元的法兰盘厂等企业,接着又先后引进沙浆搅拌、晨昊纸业、众联物流、万邦机电、华隆冷链等近10家规模以上企业。2013年,社区实现社会总产值2.3亿元,村集体收入100万元,人均收入突破6000元,一度下滑的集体经济再度壮大。
  随着黄石经济转型不断发展,近几年,老鹳庙的三家企业被列入关停“五小”企业之列。企业关了,老鹳庙出路在哪里?这时,他已年过七旬,仍踌躇满志,适时勾画出发展商贸业的蓝图。怎奈天不作美,他患上绝症。
  
  群众盼就要干,他心里装一本民生账——鞠躬尽瘁尽职责
刘伦堂有五种笔记本:5本工作笔记、7本群众反映问题汇总笔记、5本群众纠纷登记笔记、4本领导讲话笔记和学习笔记。在12本跟群众有关的笔记簿里,记载的是这位老书记25年的为民情。从1989年就任支书起,刘伦堂就给自己定下一条规矩,那就是把事关2400多名居民利益的每一件“小事”都作为“大事”来抓,件件要有结果,事事要有实效。
  老鹳庙社区偏居下陆一隅,前面是东钢公司,后面是蜂烈山。以前,社区居民用电由东钢公司免费提供,可到了后来公司效益变差,停电是常有的事。“150瓦的灯泡和15瓦的一样,暗得狠,刘书记,我们什么时候能用上放心电啊?”每次走访,居民们不断地向他抱怨。为了解决这一难事,刘伦堂克服困难,于1993年,对老鹳庙正式实施电改,几个月后,居民用上了放心电。
  “吃水难一直是居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村东有企业排出的工业废水流过,蜂烈山垃圾场的污水也流到这里,居民的日常饮用水严重污染。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及时解决,作为一名村支书,我严重失职。”在1999816的笔记簿上,记者看到刘伦堂记载的这段话。刘伦堂没有食言,改水计划马上付诸行动。经初步测算,全社区安装自来水,总投资需78万元。刘伦堂经多方奔走,争取到改水资金21万元,集体投资30万元,再让群众集资20多万元,终于将自来水接到家家户户。
  25年来,刘伦堂像“燕子衔泥”一样,通过政策争取一点、集体支出一点、村民自筹一点的办法,筹集资金500多万元,改造社区泥巴路7公里,在全区率先实现村级公路全部硬化,组组通水泥路。同时,大刀阔斧地进行改水、改厕、改电,解决了群众烦心的问题,让周边居民羡慕不已。翻开刘伦堂的记事本,记录着“谁家生活有困难”、“哪家危房要修缮”、“哪位病号需照顾”等“小事”。居民们都说:刘书记对我们的难处心中记有一本账!
  “没有刘书记为我担保,我的合作社可能早就完了。”居民江文胜始终记得,高考落榜后,他将30多亩荒山坡承包下来发展循环种养业。当他缺钱时,是刘伦堂为他担保,帮他渡难关。除江文胜外,刘伦堂还联系群众35户。50多岁的困难户张整华没有工作,刘伦堂将他安排在法兰盘公司工作,月工资1500元;程怡患再生贫血,需要钱做手术,刘伦堂带头为她捐款……
  亲近则疏。对全村各家各户情况了如指掌的刘伦堂,却对妻子的病情并不了解。1997年元月19日,正在村里忙工作的刘伦堂,突然接到儿子打来的电话:“爸,我妈突发脑血栓,快不行了,你赶紧来医院吧!”听到这个噩耗,刘伦堂差点倒在地上。等到他赶到医院的时候,妻子已经断气了。看到安静的老伴儿,一向坚强的他泣不成声。可谁又能想到,在村里村外忙碌的他,竟然对妻子的病全然不知,哪怕当时自己多一点点体贴,一定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听到这个消息,村民们惋惜不已:一向把村民的事当成自己事的老书记,怎么把自己最亲的人给漏了呢?妻子的离去,让刘伦堂抱憾终生。
 
“没钱要想事,有钱要办事,为民办实事”——勤政务实死而后已
    “没钱要想事,有钱要办事,为民办实事。”这是刘伦堂对社区党员干部说得最多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生最真实的写照。
  社区干部方杨奏,与刘伦堂共事有10年了。“他总是说‘党员干部就要为群众办事,不然干着啥意思,生命就应该在党徽中闪光。’”说这话的时候,方杨奏一直流着泪。
  刘伦堂的长子刘文兵记忆最深的是,小时候,他一觉醒来,总能看到父亲在昏暗的灯光下写材料,地下还有揉成团的废纸。下陆区委组织部副部长李文清这样评价刘伦堂:下陆区所有的社区党组织书记中,刘伦堂年龄最长,但他从不倚老卖老,一直无怨无悔、默默奉献,乐当“老黄牛”。一心埋头工作的刘伦堂,没想到病魔正一天天地蚕食着自己的身体。
  十组居民程时全,原来一直借住在二哥约30平方米阴暗潮湿的小屋,一直想在房前余基上建栋新房。可老鹳庙属于下陆重点管控地区,禁建新房。程时全只好求助刘伦堂。刘伦堂实地查看后,表态将让其早日住进新房。他们一起,顶着烈日,跑规划、跑城管,找各部门签字,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程时全拿到了政府批文,可刘伦堂却病倒了。
  社区主任程冬生回忆说,去年9月的一晚,刘伦堂前往重点项目众联物流协调工作的路上,突然感到腹部隐隐作痛。程冬生关切地询问:“刘书记没事吧,要不去医院看看。”刘伦堂摆摆手说:“我没事,赶紧做工作。”发现父亲身体有恙后,去年9月中旬,刘文兵陪父亲前往医院检查,检查切片显示,刘伦堂腹部有小块阴影,有占位性病变现象。医生把刘文兵叫到旁边,轻声告诉他,“你父亲可能患的是恶性肿瘤”。听到消息后,家人顿时觉得晴天霹雳,但考虑到他的担心,决定将这个消息隐瞒下来。然而病情不断恶化,肿瘤变得越来越大,终究瞒不过他。916,刘伦堂开始第一次介入治疗。没想到在家休息一周后,病情稍微好点,他就偷偷溜回办公室,出现在群众的面前。
  去年12月,刘伦堂开始接受第二次介入治疗,但是他不顾家人和医生的劝阻,又来到社区一线。今年4月,刘文兵陪父亲到武汉中南医院进行第三次介入治疗。刘文兵说,那次介入治疗用药很重,父亲有点受不了,全身发冷、盖了好几床被子都不管事。三次治疗,父亲的体重从110斤锐减到80多斤。
  然而,想到此时社区有很多事情还需要“拍板”,刘伦堂又毅然回到老鹳庙,强撑着身体主持他最后一次“两委”会议。“以前刘书记总是声音洪亮,但这次声音沙哑,脸色铁青,一边说话一边喘气,还时不时地按着肚子,忍着巨痛,大家每听他讲一句话都很揪心。”社区副主任程时贵回忆。
  “如果他能好好休息,也许就不会这么突然。如果他不是集体的带头人,他就有理由在家养病。”程冬生说,在刘伦堂的心里,装下了大家,而唯独没有自己。
 
活到老,干到老,学到老——敢于担当学以致用
  在下陆区老鹳庙社区二楼党总支书记办公室,笔记本、手写的稿纸堆成一摞摞,却再也等不到主人来翻阅和更新。稿纸上有下陆区肖铺乡老鹳庙村,也有老下陆街办老鹳庙社区的,由于时代久远,上面的字有些泛白。
  社区干部方杨奏说,刘伦堂每天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认真阅读当天的报纸,如有发现精彩的话语、对社区工作有用的,都用波浪线或者红笔做记号,有的还剪贴下来。
  “善于学习,并善于学以致用。”李文清这样评价刘伦堂。他说,刘伦堂在下陆区党建上创造出“把党支部建在居民小组上、建在企业班组上”以及驻组包户等很多经验。李文清说,正因为坚持学习,刘伦堂虽然学历不高,却创造了下陆区多个第一:他是下陆区第一个办水泥厂的企业家,第一个带头搞经济体制改革的村支书,第一个搞村级工业园和五年发展规划的带头人,也是下陆区同时荣获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和全省劳动模范的唯一之人。
  下陆区社区管委会办公室副主任李敬军曾在老鹳庙社区挂职。他印象最深的是2011年春,正逢几十年难遇的春旱,5月中旬,社区10个小组普遍干旱,45组有近百亩蔬菜无水灌溉。这时,老书记连夜召集“两委”班子会议,启动抗旱预案。没有水源,老书记利用已接通的自来水管网,临时夜间接水引至塘堰。第二天,塘堰终于有水了,蔬菜得救了,村民高兴了,一场群访危机解除了。事后,有人质疑自来水浇蔬菜不划算。刘伦堂说,“群众找政府,有呼声,不管大小,说明对党信任,我们要不辜负信任,不是划不划算的问题。”这句简单朴实的话,让李敬军受益终生。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刘伦堂每次讲话稿,都是自己一笔一画手写的,上面有很多修改记录。“在这个信息时代,还有多少人用这种耗时费力的笨办法?”李敬军说,这些年来,刘书记手写了几十万字的心得体会,难能可贵。
  “身体真的不行了,再也不能挨家挨户走访了,群众还有很多困难,在我有生之年恐怕无能为力了……”笔记本上,刘伦堂还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一位老党员对百姓的无限热爱和对事业的无限忠诚。
  25年的书记生涯中,刘伦堂没有给家人留下财富,但他的荣耀却留存下来。这位老书记从1983年获市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到2013年老鹳庙社区被市委授予基层示范党组织。40多项荣誉,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劳动模范,刘伦堂和他带领的社区可谓各项荣誉齐身。
  
  当干部要公道清白,决不能让老百姓戳脊梁骨——打铁先做到自身硬
    7月1日下午,刘伦堂“上山”安葬的第三天。长子刘文兵和媳妇江四兰,到社区办公室清理父亲的遗物,发现一张水电交费卡里有余额3000多元。剩下的,是装满一麻布袋的优秀共产党员、省劳动模范、市劳动模范等奖章、证书,及20多本学习笔记、工作笔记。
只有3000多元的存款,不是亲眼所见,江四兰做梦都没有想到,公公只留下那么点钱。以前,江四兰一直觉得公公有钱,只是非常“抠”。2003年,江四兰想买套商品房,缺10万元钱,想公公借点钱给她,但刘伦堂只能拿出几千元。后来夫妻俩只好找别人借钱,前几年房子才还清贷款。为此,江四兰一直对公公有看法。但看到公公留下的唯一储蓄——一张只有3000多元的存储卡时,儿媳哭了。
  对刘伦堂还有“看法”的是他的同胞哥哥刘伦华。刘伦华是社区公认的困难户,多次找刘伦堂想包点工程做。但每次都被其拒绝,大哥因其不讲情面,被视同路人。
  一栋上世纪九十年代盖起来的两层小楼早已破旧不堪,里面还住着刘伦堂大儿子和小儿子两家人,简陋的装修、老式的木门木窗、用了几十年的老旧家具,这就是刘伦堂的家。曾经有几个工程建筑商找到刘伦堂,要帮他把房子免费装修一下,都被他婉言谢绝了。
  其实,20多年来,刘伦堂经手的大大小小的建设项目几十个,一些老板带着钱物找到刘伦堂,请他帮忙,但每次都是高高兴兴来,“灰溜溜”地走。刘伦堂不仅在经济上,不准亲人朋友插手,在党纪政纪上也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大儿子刘文兵生了个女儿,想要个儿子,但是刘伦堂坚决不许;小儿子刘红兵一直在附近一家企业打工,父亲从来没为他在工作上说一句话。
刘文兵说,父亲临终前,将家人叫到跟前说:“我这辈子没有给你们留下什么财富,对不起你们,但也没有给你们留下一点扯不清的账,做人一定要公道清白,决不能让老百姓戳脊梁骨。”集体富了,但钱一分都不能乱花,必须为广大居民谋利益。这是刘伦堂当了25年的“一把手”,一直信奉的处事之道。
  刘伦堂还给“两委班子”定下“四不准”:不准用公款送礼、不准借工作之便收取礼物、不准以任何名义侵占公物、不准为亲朋好友谋私利。社区各项收入,全部对外公开,每笔开支必须经过居民理财小组审核。 
  在刘伦堂的办公桌上,一副老花眼镜下面压着一本《反对浪费、厉行节约——重要论述摘编》,这位老党员勤于学习,知行合一的形象被定格于此。活着的时候最无私,人民的怀念也最永恒。刘文兵说,原来不是很理解父亲,但这次父亲病后,干部群众都来看望,为父亲流泪,他为有这样的父亲而感到骄傲。去世前几天,刘伦堂还要求刘文兵去弄辆轮椅,推他去多看一眼这片他深爱的土地、深爱的群众。然而,刘伦堂当时吐了很多血,身体非常虚弱,连坐在轮椅的力气也没有了。
  刘伦堂走得仓促,生前唯一留下的遗言就是,死后将自己的骨灰安放在老家林场。这里背靠村庄,规划中的广州西路将从此地经过,他想默默地注视着这里的变化,期望后人能实现他建设老鹳庙新城的梦想。
  让记者欣慰的是,刘伦堂的梦想将很快变成现实。目前下陆区正在修编老下陆生态新城发展规划,配合市政府规划的苏州路、广州路延伸,将形成以老鹳庙社区为中心,辐射整个老下陆的,全面对接团城山开发区的老下陆商务区和物流中心园区的发展框架。
顶部 打印 关闭
我来说两句
*评论内容
*验证码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评论列表 已有 0 条评论(查看更多评论)

版权所有©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 ©河南信息工程学校

校办:65853308(北校区)56565600(南校区)招生热线:65853325
技术支持: 65853326 (信息中心) pv总量1029190 访客总量539977

豫ICP备15003473号

  • 官方微信
  • 官方微博
  • QQ校友群